今天来给大家聊聊西班牙与法国合拍的影片《坐火车旅行》。这部2019年的电影,英文名是《Traveling by Train》,也有个别名叫《搭火车旅行好吃惊》。它可是阿里兹·莫雷诺的导演处女作,灵感来源于一部畅销小说哦!
故事从赫尔加的火车之旅展开,她正准备将自己行为古怪的丈夫送进精神病院,随后独自踏上归家的路。在这段旅途中,她遇到了一个自称是精神科医生的安赫尔,后者开始向她讲述他病人们的故事。
其中,安赫尔所讲的故事首先聚焦于一位士兵马丁,马丁在战场上失去了一只手臂,他竟然认为垃圾工人是国家的监控代理。故事还揭露了儿科医生参与儿童贩卖的丑闻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,这些故事层层叠加,每一层都让人倍感震撼。
展开剩余76%影片的叙述方式并不简单。各个讲故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扭曲视角,表面上看来荒诞的事件通过他们的眼睛展现出截然不同的“现实”。赫尔加起初只是故事的听众,但她很快被卷入到与艾米利奥的痛苦往事中。观众随着谜团的深入,也会慢慢陷入迷雾中,难以判断这是惊悚片、黑色喜剧,还是心理剧。不断叠加的情节使人开始怀疑,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叙述者,谁又是疯子。
电影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,情节荒诞离奇,始终在挑战观众的想象力。每当一个故事让你震撼不已,紧接着又会有下一个故事将之前的情感推翻。尽管情节诡异,但其中也不乏黑色幽默,观众在紧张的氛围中忍不住会意一笑。
影片的核心议题围绕着“什么是真实,什么是虚构”。安赫尔所讲的故事虽然充满荒诞,而赫尔加的经历也同样疯狂。最后,影片揭示安赫尔或许只是一个精神病患者,整个故事可能都是他的幻想。影片不断挑战观众的认知,使得大家分不清哪些是真实,哪些只是精神病人的幻觉。
贯穿始终的主题是“不可靠性”。几乎所有叙述者都有心理偏差,他们的视角扭曲了整个故事的轮廓。观众像赫尔加一样,也不禁开始怀疑眼前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。
看似超现实的表象,实际上是导演对当代社会焦虑的深刻反思。马丁对垃圾工人的恐惧隐喻了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丧失;艾米利奥把赫尔加“驯化”为狗则暗示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压迫;艺术展中的人体残肢交易则讽刺了资本对一切的无尽贪婪。荒诞的故事架构不过是糖衣,内在则是导演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观察。
导演成功地将一部被认为“无法改编”的小说搬上了大银幕,并赋予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。观看这部电影需要极高的思维参与,情节既碎片化又极端,主题复杂且晦涩。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娱乐片,而更像是一场解谜的游戏。观众可能会被这些怪诞和黑暗吸引,也可能感到不适和被冒犯。这部电影并不提供简单的娱乐,而是促使观众去深思。
在这一怪诞的叙事迷宫中,挑战着我们的认知与真实。
发布于:山东省科元网-配资查询-配资开户平台-民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