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想摘掉身上的标签,得先把自己活成一张新名片。”这话说得怎么着都有点狠,但你要在娱乐圈混,这可真不是鸡汤,是血泪经验。张可盈前阵在综艺里那哭天抢地、住不惯宿舍、逼导师收人的一出戏,弹幕上“星二代都这德行”的嘲讽,跟下雨似的哗啦啦往下砸。有点像夏天买了个刚切开的西瓜,结果一刀下去,全是白瓤,心拔凉拔凉的。
其实说白了,星二代这仨字,跟“资源咖”差不多,听着是褒义,背后多少人等着看你栽跟头。郭麒麟、张若昀,这俩哥们刚出道那几年,谁不是扒着显微镜找他们的不是?郭麒麟刚进相声圈,哪怕《报菜名》背得溜到飞起,台下有人照样翻白眼:“换个人早被轰下去了。”张若昀更惨,进组被说靠爹,自己主动和父亲划清界限,宁可借钱交房租也死撑着不沾关系。俩人都不是一天两天能熬出来的。
你说郭麒麟容易吗?人家为甩掉“胖子”标签,一年瘦了九十斤,饿得眼冒金星,累得浑身是病,愣是没嚷嚷一句,最后才有了范思辙、沈星这些角色。张若昀拍《法医秦明》跟着法医看尸体,一个术语一个动作练到骨头里。 他们的路,完全是靠自己一锤一锤砸出来的,不服都不行。
可偏偏, 星二代的“二代”标签,比502胶还黏 。你努力了,观众顶多说“还行,人家也算争气”;但一出事,立马全网群嘲:“看吧,星二代就这!”你要问为什么?说白了,还是太多“前辈”把特权用得明明白白。你看那尔那茜、再看张可盈,节目组安排个宿舍,别人都能住,她一进门就嫌弃、哭、拉着同屋闹,逼节目组给换单人间。选导师那段更是抓马,胡彦斌直接说不合适,她还死缠烂打,别的导师都尴尬到脚趾抠地,郝蕾橄榄枝递过去,她还不冷不热。观众当时就破防了,这哪是来比赛的?明明是来体验特权的。
对比一下,郭麒麟、张若昀、姚安娜,都是硬着头皮跟大众的刻板印象死磕,吃亏受累从没甩过脸。姚安娜,明明华为二公主,拍戏时啥都听导演的,连个小配角都不嫌弃,改台词、重拍、挨骂、打戏全自己上,综艺老老实实混,谁也没说她搞特殊。网友都说,“没想到这姐还挺能扛的”。你看,这一波正面印象好不容易攒出来,张可盈那一闹,直接全砸回去了。
其实吧,我觉得大家心里也挺矛盾。一边希望星二代能凭本事吃饭,别仗着家里横着走;一边又怕被套路,怕那些“星二代”只是装出来的勤奋,骨子里还是靠关系。现实就是这样, 一个人破坏信任,比一百个人修补信任还快 。你想改变大众认知,得一茬一茬地坚持,一茬一茬地证明自己。只要有一个人出格,前面所有的努力就跟白干一样。
你说这公平吗?其实也不公平。但娱乐圈从来就没讲过什么绝对公平。 你有资源,那是家里给的,没啥可否认的;但你能不能让观众服你,得靠真本事、真态度。 郭麒麟、张若昀、姚安娜,这些年之所以慢慢有了口碑,不光是业务能力过硬,更是他们一直在扛着“星二代”这口大锅,天天跟偏见死磕。
反观张可盈,哭也好,闹也罢,住不起宿舍、选不到导师,归根结底还是没把自己当普通人。你在台上说想撕掉“星二代”标签,结果一遇到难事就“公主病”发作,网友能不炸吗?你自己都没把自己当普通人,观众凭啥把你当普通人看?
有网友评论说得真毒:“人家郭麒麟、张若昀是把‘二代’标签撕成碎片,她是往自己脑门上贴。”这话虽然伤人,但也扎心。其实咱们说这么多,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所有星二代,更不是见不得人家过得好。 但你想要观众喜欢你、认可你,得先有点让人服气的地方。
你看,谁都想被公平对待,但你得先让自己配得上这份公平。 你可以有家底,但不能只靠家底。你可以有资源,但不能只靠资源。 努力和态度,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门槛。有本事,你就让人记住你的作品;没本事,闹再大都白搭。
唠到这儿,今天的瓜算是扒完了。 我是真心希望以后能多点正面例子,少点负面新闻。 谁都喜欢拼出来的“星二代”,没人想看耍脾气的“资源咖”。要是觉得我说得还算中肯,点个赞,顺手关注一下,下回成成继续给你们唠点不一样的圈里真话,咱不整虚的!
科元网-配资查询-配资开户平台-民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